登陆

热线:086-571-8825 0328

首页资讯中心公司新闻

携手媒体,科发进军文化产业

   近期,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受组委会邀请,科发所投项目世瀚百年文化传媒作品《中华老字号》亮相节目展。科发资本董事长陈晓锋、世瀚百年总经理闫珞珈受邀出席。

   《中华老字号》是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北京世瀚百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精英团队精心策划、联合打造的纪录片。节目从老字号源远流长的民族基因入手,在人文情怀中融入当下流行元素,通过资本与媒体进行深度融合,讲述“老字号”跌宕起伏的历史传奇和博大精深的商业精神。节目将于2017年与观众见面。

1.png

(教育部、教育台领导及部分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来自教育部、教育台等各级领导为开幕式致辞;陈晓锋董事长代表世瀚百年向各界媒体现场发布纪录片《中华老字号》相关信息。

   当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社广电总局宣传司宣传处处长李忠志和中国视协纪录片协会原会长刘效礼将军也先后致辞,分别从国家政策扶持纪录片层面以及老纪录片人的情怀与对中国纪录片产业寄予期望层面。 陈晓锋董事长做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2.png

(科发董事长陈晓锋主题演讲)

   今天是资本与传媒的对话,很明显,我是代表资方的。对传媒我们了解的很少,尤其对纪录片,我们是刚刚进入纪录片这个领域。所以我更多的是抱着来学习的心态,向各位纪录片的前辈进行学习。作为投资人,刚才所有的嘉宾,包括领导的致词,我都非常认真的在听、认真做笔记,听了之后我很受启发。受前面的启发我有很多感想,前面一些嘉宾讲得非常精彩。尤其前面两位主旨演讲嘉宾,特别是何苏六,我们很有缘,他是做纪录片研究的,我是做资本的,但是我们两个人是一个地方的人。所以这样的对话其实我们两个人,以前有过多次。那么我想我从哪里讲起呢,我没带PPT,这就比较自由,越自由可能越好讲。

   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机,这是手机吗?其实它已经不单纯是手机,当我在看视频的时候我可以叫它电视机,当我在拍照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照相机,手机只不过是延用了原来的打电话功能,人们把它叫成是手机。现在我可以说它是一个终端,我可以叫它电视机。因此现在我们说互联网冲击或者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对电视的行业到底是一个竞争对手,是一个冲击,是一个颠覆,还是带来的新的机遇。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电视机呢,现在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身边就带了一个电视机,那么你说我们这个行业是不是越做越大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这是一个无限的机遇。我们今天在谈纪录片的时候,刚才我们何教授非常详细的数据都说了,我们的纪录片去年全年的情况,大概有2万小时,播出大概有6万小时,整个投资额度大概有20多个亿,这样的局面可以说难能可贵,也是从《春光》推出之后达到了一个新的广度和高度。刚才何教授说,我们走进了春天,但是春天到了,这个温度一直上不来,就好像这个温度还是停留在原来,大家还是穿着棉袄,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温度的上升,刚才我们致词的时候刘将军也说到了,我们这个纪录片,传统的传媒存在着一个供给侧的改革的问题,我们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看问题就比较清晰。供给侧的改革有需求,有供给这两个问题,需求我们扪心自问地去想一想,我们抓住了真正的百姓的需求了吗,我们拍了那么多两万小时的纪录片,是本身我台里的需要,还是百姓的需要,就是这个需求点。

3.png

   因为我们是做投资的,我们经常看很多很多项目,包括现在互联网的项目等等,我们首先得问你是伪需求还是真需求。再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抓住了真正需求的痛点。事实上我们提供,当然我们应该说在春天里,我们提供了很多优质的纪录片,但是很多的纪录片,它其实不是百姓喜欢看的纪录片。所以这个供给侧改革,我们先要研究需求。第二,我们要研究供给,我刚才讲了,我们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创新,我如果把手机看成电视机呢,我们提供的这样的产品,是不是适合我们低着头看它半个小时。其实我说这个手机就是电视机,我们无非就是终端变了,原来电视机是家里,放在家里,屏幕很大的,它的传播的形式,输送的形式是通过电缆有线传播的。现在我们的电视机,如果把手机看成电视机的话,我们是无线宽带传输的,是随身携带的。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那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短视频在手机上非常火,年轻人非常喜爱。譬如说奥运会,奥运会这个短视频的传播,大大抢了央视的风头,这个洪荒之力来自于我们的手机,所以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就能明白机会点在哪里,我们电视是大有机会的。

4.png

   我是做资本的,为什么我很看中我们纪录片的前景和市场,关键的是我们从百姓的真实需求出发内容与形式上要有所创新,我非常赞同上一届的时候讨论的议题,就是产业集群怎么打造。互联网上经常有一句话叫做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我们纪录片拍的时候,如果从产业集群上来看,如果光从纪录片上去盈利,那是非常难的,我们的有很多的渠道,很多的方法。但是你一个产品的设计,综合的一个盈利模式的设计,如果是一个传统的媒体人,搞了电视一辈子了,要让他去想这个东西,那确确实实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要跨界,如果有投资方,有资本方来设计,完全的模式可能就会不一样。譬如说最近我们很荣幸跟教育台合作,准备拍一个老字号的纪录片。我们上午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我简单的也介绍了一下我们要拍这个片子,可能从传统媒体纪录片的角度,马上会想到以前老字号拍得多了,北京拍过,各地方台都拍过。其实我们是有创新的,我们不会这样去做,而且我们想做一个全媒体的概念,就是说我们短视频,我们这个网络的互联网上的传播,跟电视的传播会统一起来做,让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去买单。最后这个片子我一再跟教育台表态,这个片子能不能赚钱,这不是我们首先追求的目标,为什么,我们有另外的模式。如果能平过,略赚点钱,我们心里就非常高兴,如果说不能赚钱也没有关系,只要质量好,我们的受众群体只要是真正老百姓喜欢的片子,我想我们一定有机会赚钱。如何打造一个市场化的机制,如何打造一个全新的投资、拍摄、制作、发行的一个新的机制,我想应该由资本方介入,我们一起努力才是真正的未来的纪录片的出路,到那时纪录片就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谢谢大家!

5.png

(中国教育台副台长陈宏主持论坛)

   在论坛环节,首先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致欢迎词并阐述本次论坛的主旨,他回顾总结了前两届论坛:第一年的论坛主题是“跨界”、第二年主题是“纪录片产业集群”,今年主题则是“传媒与资本的对话”、“三点一线”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

6.png

   参加论坛的有:北京纪实高清频道总监陈大立、爱奇艺运营高级副总裁耿晓华、探索频道亚太区总裁张方、大陆桥传媒总裁凌立、三多堂公司总裁高晓蒙、A+E电视网亚洲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区詠卿、重庆广电纪实传媒副总经理徐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黄彩良、跟谁学机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向东等作为沙龙论坛的嘉宾在现场进行对话讨论。

7.png

   今天谈的是主题是资本与传媒的对话,实际上,我觉得与传媒早就对话了。有那么多报纸上市的,也有很多的互联网上市的,电视也有上市的。还不如说我的是资本与纪录片的对话。那么作为我们这个公司,科发资本主要投资的其实我们是投互联网,投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投生物医药等等这些行业的,投纪录片我们是第一次。为什么我们要投纪录片呢,我们有情怀,喜欢纪录片,但是作为商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盈利的模式。我们投资纪录片是来创造一种新的方式和机会。作为资方来讲肯定是需要回报的,那么怎么样能够创造出好的效益呢,如何取得回报呢。其实我们用新的视角,用新的思维,用创新的理念去看待我们现代的这个媒体的传播。我觉得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机会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或者这么一种机制的形成,其实我们是在做一个探索,春暖鸭先知,我们认为纪录片是有盈利点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价值的洼地,我们设计出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全新的,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跟教育台合作,一起携手,我们会创造出这种全新的纪录片的新的一种模式。